您好,欢迎来到黔东南州交通运输局! 个人中心| 设为首页| 收藏此页 | 无障碍 |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动态
脚踏实地帮扶路 扎根乡村谋振兴——记苗谷村驻村第一书记胡嗣恒用心用情驻村帮扶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苗谷村,一个既神秘又传统的苗族聚居村落,弥漫着古老的韵味和现代的芬芳……


慵懒的夏日里,蝉鸣不断,一缕缕炊烟从茅屋升起,与朝霞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卷。苗谷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具有乡村风情的苗家楼房,像一条腰带环绕在葱茏树木掩映半山腰中,干净的村道徐徐铺展,象鼻山景区、观光步道、文化舞台、悬浮地垫篮球场等交相辉映,独有一番别致景象。仔细回想第一次到村时的场景,再看看眼前的一切,种种变化让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胡嗣恒不禁发出由衷感慨


2021年7月,黔东南州交通运输局选派胡嗣恒同志到从江县东朗镇苗谷村担任驻村干部,2022年3月调整为苗谷村驻村第一书记。那一年,胡书记阔别襁褓中的婴儿,把家中的重担交给了妻子,怀揣着振兴乡村的梦想,毅然踏上了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之路……


“既来之,则安之。来驻村,我就要把自己当成村里人,好好干”胡书记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干的。面对工作环境生疏、基本情况不明、农村工作事务繁杂的局面,他把“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作为首要任务,白天进村入户,详细了解村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广泛征求群众对村里发展的好思路、好办法;晚上总结梳理,与村“两委”一起制定发展规划,理思路明方向。每到一户,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和村民拉家常。通过遍访农户,他逐渐摸清了村情户情,并在与群众的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把“去村里”转变为“回村里”。一千多个日夜坚守历经寒来暑往胡书记始终扎根苗谷,深入群众,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用汗水和真情浇灌这片挚爱的热土。



驻村以来,胡书记时刻牢记组织重托,用真情服务群众,村“两委”凝心聚力,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2022年,苗谷村被评为“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

党建引领,组织焕发新活力


担任第一书记后,胡书记秉承“抓班子、强队伍、建制度、育骨干”的工作理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三农”政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党员上党课,引导党员加强政治学习,勇于争先创优,不断提升村“两委”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养和能力水平。建立党建微信群,宣传政策法规,打造党员理论学习交流平台。


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红色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外出交流,学习先进典型,走访慰问党员,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归属感。2023年,村党支部获评“五星级党支部”。

办好实事,纾困帮扶解民忧

驻村后,胡书记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办实事上,关心群众安危冷暖,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苗谷村基础设施欠缺,部分路段道路坍塌破损严重、体育健身设施匮乏、文化活动场所不足、村内卫生死角多面对这些问题,胡书记积极与帮扶单位对接,了解相关政策,补齐村里基础设施短板。

要致富,先修路。初到苗谷村,东朗苗谷至刚边寨的道路损毁情况令人担忧,很多地方路基下沉、多处塌方,路面破损悬空,道路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群众安全出行,这一切,胡书记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胡书记通过与村干实地踏勘,掌握一手资料数据,并整理成书面材料。但由于从江县每年道路损毁路段较多,鉴于道路损毁修复经费有限,未能及时全面修复,部分乡镇主干道局部路段只能半幅通行,许多通村道路只能勉强通行。为了能尽早修复损毁道路,胡书记与村支书跑到县里,向县交通部门专题汇报,县交通局高度重视,委派县建设中心领导进村进行实地调研,专题研究这一事项,从紧张的项目经费中挤出帮扶资金全力支持苗谷村道路损毁修复工作。此次共清理塌方十余处,增加浆砌挡墙、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十余处,修补钢筋砼圆管涵1处,修复公路里程约12公里,累计工程费用八十余万元。历经几个月的紧张施工,终于将损毁的道路修复,确保老百姓的出行得到了安全保障,胡书记实干精神,让老百姓纷纷为竖起大拇指


便民桥,心连心。苗谷村刚边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宁静而祥和,很多老百姓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村脚下的八吉溪,潺潺河水穿寨而过,小溪上有一座木桥,是当地老百姓出行劳作的重要通道,由于风吹日晒,木桥隔段时间就会腐朽,甚至有时被山洪冲毁,迫切需要一座坚固耐久的桥梁,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的愿望。通过入户走访的胡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村寨干部及老百姓进行了座谈,了解到老百姓的真实想法后,胡书记向州交通运输局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州局领导的认可,并从紧张的工作经费中挤出帮扶资金全力支持。经费落实后,胡书记立即找到交通设计部门进行人行桥设计,请求他们帮忙免费设计。胡书记本身是桥梁与道路高级工程师,刚边寨人行桥的建设施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就落到了村“两委”和胡书记的头上,其中桥梁施工全过程的技术则由胡书记亲自指导,历经三个多月的紧张而有序的施工,刚边寨人行桥顺利建成,疗愈了当地老百姓的一个“心病”。


篮球场,放飞梦想。走进苗谷村新建的运动场地,平整的球场悬浮地板和全新的篮球架、围网、灯光等设备映入眼帘。“我们村好多年轻人都喜欢打篮球,但是以前没有场地,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去镇上参加篮球邀请赛,很不方便,现在终于可以办一场真正属于苗谷村的邀请赛了!”苗谷村篮协会会长潘未林说。


据了解,苗谷村之前仅有一个苗谷小学专用的篮球场,大多时候仅供学生使用,村民想打篮球非常不便,家门口拥有一个篮球场成了村民们的心愿。在苗谷村党支部和第一书记胡书记的牵头下,在州交通运输局和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总共帮扶十几万元,前后历时半年多建成了全新的苗谷村“党国”篮球场,包括场地开挖及平整、四周围网、球场悬浮地垫、篮球架、照明设施以及乒乓球桌等。篮球场的建成给予了苗谷青少年更多的运动空间,同时也为首届苗谷村“汉松嫳姴”杯篮球邀请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舞台,舞动青春。

苗谷村作为一个传统苗族村落,逢年过节都会举行一些或大或小的民族文化活动,如今的苗谷村已实现全面脱贫,正朝着更美好的生活奔去。村里有一座文化舞台便成了村民们的一种期待。2022年秋季,在东朗镇党委政的带领下,胡书记与村支书一起东奔西走,多次到县民宗局请求帮助解决文化舞台事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将苗谷村文化舞台建设落实,丰富了苗谷村村民茶余饭后的文化娱乐生活。


东朗镇党委政的领导下,在苗谷村党支部和胡书记的牵头下,苗谷村陆续完成了高标准农田产业路3条、观光步道2条、停车场平整及硬化3座,村内排水沟建设、消防水池建设等基础设施,为苗谷村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一件件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由规划变成了现实,苗谷村的村民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写满了幸福感和获得感。村党支部书记潘庆华说:“感谢上级领导给我们村派来了‘第一书记’,胡书记来到后,给我们解决了很多之前解决不了的大事儿,村里变美了,人们的心气也顺了”。

2022年10月18日,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以“黔东南州交通运输局机关党支部甘当幸福路上的‘铺路石’”为标题,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报道了苗谷村驻村第一书记胡嗣恒的驻村事迹,对胡书记的驻村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文明建设,增强百姓幸福感

真情服务群众,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明建设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胡书记与两委一起积极谋划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党员群众参与其中,提振百姓精气神,孕育农村新风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村庄“活”起来!有活动就需要有资金支持,为此,胡书记没少奔波,多次到省州交通相关企业奔走汇报,争取资金帮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胡书记不懈努力,苗谷村多次得到了省州相关交通企业的资金帮扶,为苗谷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鲜活”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起来了,六一儿童节‘游’起来了,都柳江文化长廊周末大舞台舞起来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带头干起来了,三八妇女节活动动起来了,汉松嫳姴杯篮球邀请赛举办了,春节前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老党员开展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贴合实际的各种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既要群众“富口袋”更要群众“富脑袋”,确保物质和精神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传承和发扬好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更有生命力,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的苗谷村,运动的身影多起来了,爽朗的笑声起来了,村里的人气涨起来了,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未来的美好幸福生活充满了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