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指导和州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州交通运输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的重点任务,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州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建设有力有序。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全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制定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及省州会议精神等纳入学习范畴并狠抓落实。上半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2次、通过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22次,党组书记开展专题宣讲1次。加强基础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将党建工作融入交通运输工作中,不断丰富主题党日内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修订印发年度党组理论学习方案、党建工作方案及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党员领导讲党课工作方案等多个方案并狠抓落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实局党组、党组书记、党组成员、纪检监察部门、机关纪委责任,开创“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形成上下一盘棋,责任在心、任务在手,推动工作落实落地、见实效。坚持反腐倡廉,及时将中央和省州党风廉政有关精神传达到每名党员干部,通过通报相关腐败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上半年开展作风建设警示教育8次,开展党员干部提醒约谈73人。三是强化意识形态安全。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强国”平台等加强思想教育,通过警示片和身边人案例警示教育党员干部,不断筑牢思想“防火墙”。强化网络信息管控,时时掌握信息动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网站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引导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层层签订保密承诺书,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三观”,始终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始终做国家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忠实维护者和传播者,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二)坚持大抓项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紧盯上位规划,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级层面交通发展政策,着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列入部级、省级建设计划盘子。高速公路方面,配合省交建集团推进天柱至大龙高速公路前期工作,6月29日工可编制(含专题报件)已完成招标;积极向省厅汇报加快推进榕江至融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启动天柱至会同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普通国道方面,统筹推进G356黎平界牌至罗团、G211施洞至台江、G655从江下江至宰便等项目前期工作,配合省公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凯里公路管理局推进G320凯里下司至麻江大良田、G210姜家坪至大塘、G211镇远大地至小田溪、G243雷山大塘至也耶、G243雷山也耶至丹寨杨武等项目前期工作。水运项目方面,研究启动清水江施洞、廖洞,都柳江红岩、都柳江永福航电枢纽,已启动项目工可编制工作;督促加快天柱港、从江港项目前期工作。旅游环线、射线方面,统筹推进侗乡传统村落旅游环线项目前期工作,项目于5月1日前已建成投入使用;通过平行交叉开展苗岭传统村落旅游射线项目前期工作,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高速公路方面,在建雷榕、剑黎高速公路正加快推进,雷榕高速公路总体形象进度已达96.5%,计划年内建成通车;剑黎高速公路总体形象进度已达80.3%,计划2024年6月建成通车。普通国道方面,G356黎平界牌至罗团、G211施洞至台江、G320下司至麻江大良田公路均已实现全面开工建设;G243雷山大塘至也耶公路正式用地手续已获批,计划7月实现全面开工建设;G210麻江姜家坪至大塘公路施工图设计已批复;G211镇远大地至小田溪公路施工图设计已批复,正按程序申报2023年第二批车购税补助资金。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方面,与国家高速公路打捆实施的黄平谷陇至虎庄、天柱坌处至远口农村道路计划2023年7月完成交工验收,黎平平寨至剑黎高速固本连接线、岑巩平庄至龙田、天柱坪地至大河边、锦屏茅坪至锦屏县城农村道路等4个项目已实现开工建设。农村公路方面,全州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42座,村道安防工程1212公里,目前,危桥改造已开工42座、已完工25座,村道安防工程已开工826公里、已完工649公里。水运项目方面,清水江旁海航电枢纽正在加快推进项目收尾工程,计划2023年10月完成交工验收;清水江龙里至下司生态旅游航道项目施工、监理招标已完成,计划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开工建设。
(三)坚持联动监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全力指导凯里市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巩固创建工作,新建7个充电站,完成98个充电桩的安装,积极推进凯里市周边凯棠镇、大风洞镇、革一镇、旁海镇等公交线路运营组织设计工作。密切关注交通运输部级关于验收反馈意见,持续做好后续的常态化提升巩固工作。二是推进县级城市公交优先发展行动。积极指导天柱县开展“贵州省第二期县级城市公交优先发展行动”2023年创建工作,天柱县已完成两条定制公交线路的开通,并对联山公交停保场地块进行测绘,新增7个港湾式公交站点。三是加强网约车行业规范管理。依照《交通运输部等6部委关于修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2022年第42号)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JT/1068-2016)等规章及行业规范规定,下发《黔东南州交通运输局关于规范网约车经营许可和加强网约车行业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规范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许可、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注册办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断提升网约车行业服务水平。探索启动网约车“一站式”信息化监管,督促全州51家网约车公司将数据对接到贵州省出租车(网约车)监管平台,实现对网约车行业人、车、户、乘客订单、投诉评价信息等数据的全面监管。四是深入开展“文明礼让·安全出行”行动。指导督促巡游出租车、网约车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礼让斑马线教育、管理和奖惩机制,组织4929名驾驶员参与了“文明礼让·安全出行”有关活动,开展公交出租行业规范服务培训68场次,培训覆盖公交出租行业约4111人。五是有序推进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围绕“2023年新增或更新公交车、出租汽车中新能源车辆比例不低于80%”的目标,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实施好辖区内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工作,加大宣传引导,组织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对国家、部、省有关新能源的政策及时宣贯,上半年全州新增及更新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583辆,其中新能源占比100%,新增及更新公交车40辆,其中新能源占比100%。六是强化水上运输监管。督促第三方船检机构按照检验技术规则和序时进度推进全州船舶年度法定检验,上半年检验船舶1484艘。实施水路客货监控网建设,投资258万元在三板溪库区建设信息化系统,完成17个码头、15艘船舶监控安装,实现航道和码头重点区域全过程的实时、动态、准确监控。持续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工作,指导督促各县(市)交通运输局与各水运企业完成辖区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工作,持续推广应用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辖区内水运企业全覆盖。
(四)坚持创新管养,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一是强化公路日常养护。落实省级养护资金2780万元、州级养护资金3683万元,各县(市)将日常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累计到位1228万元。制定《黔东南州2023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春夏行动”实施方案》,督促各县(市)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专项养护,上半年全州农村公路大扫除完成28310公里;完成边沟清理4969公里、涵洞疏通746道、桥梁检查1930座,清理塌方185644立方米、路面修补25572平方米、灌缝27220米、积水点处置376处。二是深入推进改革试点。围绕“路长制、美丽农村公路、创新养护生产模式、资金保障和政府考核”五个主题持续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路长制APP的开发和试用,并向全州推广;完成美丽农村公路建设3482公里,完成经济示范走廊带建设826公里;建立和推广“以市场化养护为主,多种养护模式为辅”的机制。三是持续巩固示范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黎平县和榕江县已制定全国示范县创建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并按要求对迎检路线进行美化绿化、路域整治、推进路宅分家、路田分家,通过设置文化墙、宣传标语、特色LOGO等,进一步提升公路文化,强化创建氛围;针对交通运输部线上审查反馈的问题和扣分项,全面推进整改工作。四是强化公路应急保畅。自汛期以来,农村公路受灾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造成路基损毁12公里41058立方米、路面损毁94公里23881平方米、桥梁受损4座、涵洞受损17道、护坡受损5处720立方米、挡墙受损168处29182立方米、坍塌方772处230120立方米,造成公路中断127条150处,直接经济损失2870万元。灾毁发生后,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投入应急抢通,目前投入抢险设备467台次、投入抢险人员2159人次、投入抢险物资1795件、投入应急抢险资金370万元,已抢通125条148处。
(五)坚持秉公任直,执法能力显著提升。一是以讲政治为统领。加强执法人员政治思想教育,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引导执法人员把好理想信念“总开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党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把精力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不断提升执法机构执行力和群众满意度。二以转作风为关键。强化责任担当,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的过程中增强本领、锤炼作风;持续开展自查自纠、专项整治,全面清查执法不廉、办案不公、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努力形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行动自觉。三是以提素养为切入。持续推进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组织开展“春季练兵·秋季比武”岗位竞赛活动。继续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选树执法业务“尖兵”“能手”,着力培养跨专业综合执法人才,促进各项执法业务深度融合。四是以树形象为目标。加快“四基四化”建设,有序推进执法证件、服装焕发,全面推进站所门头改造、执法车辆标识更新等工作。稳步做好基层执法站所建设,按照“四基四化”工作要求,妥善解决执法办公场所、执法人员配置、执法经费保障等问题。
(六)坚持压实责任,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一是健全安全监管机制。成立安全工作专班,统一调度全局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指导全州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成立8个督导帮扶组,每月下县开展督导检查,上半年督导组检查有关单位344家次,排查问题隐患468项,落实整改问题隐患421项。二是抓实道路交通安全。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与公安交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道路客运、货运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上半年,全州交通运输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207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6002辆次,检查道路客运企业2413家次,检查道路危险货物企业309家次,检查车辆55088辆,查处车辆非法营运607起,车辆其他违法行为1508起,车辆违法行为处罚共计448.5万元。深入开展超限超载治理,与公安、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联合治超、源头治超,开展联合惩戒。上半年,全州交通运输系统出动执法人员3706人次,开展流动治超803次,联合执法147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68辆,卸载(转运)车辆97辆,卸载(转运)货物2999.05吨。深入开展运输市场整顿,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实名制售验票、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等制度,将客运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纳入质量信誉考核,加大对客货运输、危化品运输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加快实施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对现有农村公路临崖临水、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健全基础台账,定期跟进治理。深入开展推进危险化学品集中整治,组织召开全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警示约谈会,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警示约谈。三是抓实水上交通安全。加强船舶检验工作,根据船检情况,及时下发检验船舶需落实整改工作提示,同时强化监督检查,上半年,全州共计组织水上交通执法检查组817组次、出动检查人员2971人次、检查水运企业177家次、船舶5309艘次、检查码头562次、672个次,检查航道443次,累计巡查10048.2公里。四是加强铁路沿线民航机场属地安全环境治理。全面开展铁路沿线彩钢瓦、简易房、塑料薄膜、防尘网、广告牌等轻质物体、公路水路与铁路并行交汇地段防护设施、地质灾害、高大危树等危及铁路运行安全的隐患排查治理。上半年,全州排查发现问题隐患48处,已整改37处,整改率77%。五是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下发了《黔东南州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黔东南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督促交通运输行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上半年,全州交通运输系统检查企业279家次,排查重大隐患1项。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及重点任务
(一)着力谋划交通项目。深度研究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十四五”规划和发展政策,找准战略基点,谋求项目上位,谋划交通发展。一是盯紧上位规划项目。我州境内榕江至融安、天柱至会同2条高速公路113公里,11条普通国道项目330公里,92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项目1397公里,清水江白市至分水溪高等级航道、龙里至下司生态旅游航道两个水运工程等重点项目已纳入省厅相应“十四五”专项规划,项目总投资达536亿元。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要求,要全力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积极对接省厅有序推进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提前至近两年实现开工建设。二是紧盯发展政策走向。研究吃透国发〔2022〕2号、黔党发〔2021〕34号、黔府发〔2022〕7号、黔交规划〔2022〕47号等系列文件精神,把握打造“桥头堡”的战略机遇,加强项目储备,积极对接省厅适时开展天柱至会同、玉屏(大龙)至天柱、黄平至镇远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凯里至贵定(三元)、瓮安至黄平、天柱至榕江、黎平至榕江、镇远经施洞至凯里8条高速公路481公里,G242从江银良至长寨公路等27条普通国道项目1055公里,43个渡改桥(改路)项目等前期工作,争取在省级规划中期评估调整时纳入上位规划,力争在“十四五”中后期启动建设,获得持续的投资支撑。
(二)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枢纽站场等项目建设,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是抓好续建高速公路建设。围绕雷榕高速年内通车目标,做好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及项目质量安全管控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可靠、施工安全、管理有序;围绕剑黎高速公路2024年6月通车目标,督促项目业主倒排建设工期,加大施工要素投入,确保项目按照序时进度顺利推进。二是加快新开工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力配合省公开司加快推进榕江至融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切实做好项目储备;全力配合省交建集团加快推进天柱至大龙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协调州县相关部门做好要素保障,力争项目2024年实现开工建设。三是抓好普通公路路网建设。加快推进G356黎平界牌至罗团公路、G211施洞至台江公路等普通国道项目,完成黄平县谷陇至虎庄、天柱坌处至远口农村道路项目交工验收工作,建成黎平平寨至剑黎高速固本连接线农村道路,加快推进锦屏茅坪至锦屏县城、岑巩平庄至龙田、天柱坪地至大河边、西江至营上农村道路项目,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211公里,建成危桥改造42座,有序推进丹寨、麻江等县级汽车客运站建设,开工建设清水江龙里至下司生态旅游航道,确保按时完成省级下达建设任务。
(三)着力助推水运发展。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州部署,以水运“通江达海”为目标,充分挖掘黔东南水运资源优势,谋划内河水运发展,挖掘新的投资增长极。一是加快续建项目建设。积极配合项目业主推进清水江旁海、平寨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尾留工程,确保年内全面建成。二是谋划打通重点航道。加快清水江龙里至下司旅游航道项目前期工作,多渠道向水利部长江委和生态环境部汇报,同意开展清水江施洞航电枢纽、清水江廖洞航电枢纽、都柳江红岩航电枢纽、都柳江永福航电枢纽等4级航电枢纽及清水江挂治、清水江三板溪两级通航设施建设工程等一批我州打通“北上长江、南下珠江”水运通道项目前期工作,条件成熟适时启动建设,争取尽早实现水路“通江达海”夙愿。三是积极完善港口码头。以港口工程、渡口码头为重点,提前谋划和布局适应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港口码头,加快推进天柱港、从江港前期工作,积极争取省厅支持逐步启动实施一批码头建设项目。
(四)着力提升监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办好交通民生实事,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持续推进道路旅客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引导和鼓励传统客运企业在已经取得经营许可的线路上开展定制化服务,激发传统客运企业转型发展和服务产品创新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传统客运企业的竞争力;加强线上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对线下道路客运企业和线上定制客运平台公司经营行为、服务质量的监管,维护好客运市场秩序。完成《黔东南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网约车经营许可、市场准入退出及动态监测和调整工作机制。二是持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规范发展。加强城乡客运资源统筹融合,全面提升城乡客运网络的覆盖广度、深度和服务水平。持续巩固拓展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保障农村客运连续服务。支持天柱县加快县级公交优先发展示范行动创建,完善各项公交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确保2023年10月通过省级验收。鼓励和引导通行条件允许的地区,通过城市公交线路进一步向毗邻区域、郊区、乡镇、建制村等地进行延伸、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发展镇村公交等模式推动全域公交、区域公交发展。三是持续推进货运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以货源端为切入点和抓手,推动运输组织集约化,鼓励和支持确有需求、有条件的大型生产企业发展货运物流业务,通过信息化方式聚合分散经营业户,较为深度地参与到运输组织过程中,提升运输组织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支持大型道路货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分散经营的中小货运企业和个体运输业户,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市场主体集中度。四是持续做好道路运输行业惠企纾困工作。持续强化对道路运输行业2021年及以前补贴资金兑付情况的调度,督促协调各县(市)财政及时足额拨付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用在实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强化对道路运输行业惠企纾困政策的梳理和宣传,积极向省厅争取政策和资金,助力道路运输企业发展。
(五)着力提高执法能力。坚持从严从紧执法,在提升执法能力、强化科技支撑、树立执法形象等方面全面发力,有序完成各项执法工作任务,支撑和保障全州交通运输事业安全发展。一是全面提升交通综合执法能力。落实“推进法制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深入实施“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形象作风提升年”,以执法队伍形象作风建设年为主线,加快完善与综合执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加快健全协作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素养,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整合州县执法力量,推动执法人员下沉一线开展执法,切实加强道路、水路运输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道路、水路客运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和危险货物运输违法行为。全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按照工作要求完成执法信息平台的开发计划的编制工作,为确保执法信息平台的使用,要求执法平台公司智通天下组织对各县市大队执法平台使用进行单独培训,确保年内全州执法平台的正常使用,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提升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效率。三是着力打造交通综合执法铁军。根据省局工作安排,认真开展2023年“春季练兵,秋季比武”专项工作,抓好全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工作,增强干部执行力,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准军事化管理,坚持以严的作风和严的纪律带好队伍、规范行为、坚决做到闻必动、行必果,指挥有力、行动迅速、执行坚决。增强队伍综合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督导检查和工作问效,不断提高队伍战斗力,提升队伍精气神。通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
(六)着力抓实安全生产。全面提升行业监管和企业管理水平,着力通过行业监管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内控机制,实现行业领域本质安全。一是切实加强道路运输监管。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以“两客一危”“网约车”等企业为重点,紧盯人、车、路、船、企、站等关键点,切实加强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道路运输“五条军规”,对辖区营运线路、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着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风险隐患的识别、定量、监测和控制,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要关心驾驶人员身心健康,严格落实“84220”规定。二是持续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督促水上运输企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船舶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管理,航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对违反相关安全生产要求的驾驶人员要从严从快进行处罚。督促客船、渡船不超载,所有乘客上船必须穿戴救生衣,并进行实名制登记,违反要求的,不准摆渡和出港;遇到大风、大雾等极端天气时,督促船只暂停摆渡和出港。要利用客船已经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安排人员全天候进行线上巡查。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对自用船和渔船的管理,坚决杜绝自用船和渔船载客,对没有开展检验的自用船和渔船要坚决停运。同时,要加快推进客船、渡船、渡口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步伐。三是深入推进铁路沿线及机场周边安全环境整治。相关县(市)交通运输局要协调、督促铁路部门对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形成铁路沿线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长效机制。要协调县直相关部门加大对沪昆普铁、沪昆高铁、贵广高铁等铁路沿线及黎平机场、凯里黄平机场周边影响火车、飞机运行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治理,务必确保运行和飞行安全。四是不断强化交通建设项目安全监管。要深入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推动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全覆盖,严格遵守施工安全“五条军规”和“八个一律”,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零死亡”安全管理目标。深入推进“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专项行动,压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督促各地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工程项目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防,确保施工驻地和作业场地安全。督促参建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完善项目安全生产制度,严格落实“三同时”原则,保障安防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确保项目的安全生产。五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督促企业落实工作措施,认真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和防控重大风险,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做到学深悟透。完善年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建工作计划等指导性文件,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跟进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持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二是坚持久久为功,提升工作水平。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员教育管理条例,持续创建党员先锋岗、设定党员责任区、开展岗位建功活动,营造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巩固拓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对照新形势新要求,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党组织制度,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制度,高位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星级提升。健全完善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抓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完善局党组成员联系党支部制度,破解支部发展难题,推动实现工作闭环。三是树牢全局观念,服务长远发展。主动加强现有干部专业、从业经历统计研判,结合岗位需要及个人擅长更加科学精准地配备干部。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强化干部轮岗交流,探索通过调任、挂职、参与专项工作等多形式有计划地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内部企业、事业单位与局机关之间畅通流动。积极做好年度用编计划申报,积极通过招考、选调、调动、遴选等多种渠道配备干部,不断优化全局干部专业、年龄等各方面结构,着力构建结构搭配合理、专业素质优良、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队伍,推动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四是履行专责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两个永远在路上”,做到尺度不松、力度不减。调整完善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列出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深入贯彻《准则》《条例》,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确保局党组主体责任,党组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到位。深刻吸取交通运输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教训,深化以案促改,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全局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交通干部队伍而不断努力。